财政向民生工程倾斜新医改保障房等将受惠【资讯】
财政向民生工程倾斜 新医改、保障房等将受惠
扩内需成为当前稳增长的主旋律。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亦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内需,其中特别是要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既能有效拉动需求又能保障改善民生。
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向民生倾斜
对此财政部表示,未来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会放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财政部预算司副巡视员陈新华近日表示。
据陈新华介绍,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增长近两成,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财政部将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包括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
李克强亦强调,在扩内需方面要着力抓好扶持就业和新医改等工程。其中新医改为医疗减负效果明显。据了解,今年全国各地基本药物招标平均降价幅度近五成,其中降幅最大的超过60%,从而也带动了整体药品价格的平均下降。重庆财政局近日表示,基药制度实施至今,药品试剂采购价格与两年前相比平均降幅已达到28%。
结构性减税带动结构调整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求,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对此陈新华近日亦介绍了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带动就业和创业,继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而在税收改革方面,主要通过三方面政策减税,首先是通过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试点范围和出台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优惠政策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及通过实施较低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鼓励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国内紧缺的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此外就是将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在结构性减税作用下,财政收入逐渐回归理性。据了解,近期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居民收入增速超过财政收入增速现象,对此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经济结构转型是主要因素。通过结构转型带动居民收入增长,未来有望进一步为扩大内需提供动力。
- 2020年国家不再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能源可再生能源【新闻&资讯】
-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日增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4我的钢铁【新闻&资讯】
- 保靖县松果机器人研发出新款7Bot机械臂首批将量产500套【新闻&资讯】
- 51进口车完成数千万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五牛控股【新闻&资讯】
- 测土仪能检测哪些元素测土仪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新闻&资讯】
- 国内光伏市场近10GW的发电组件积压雪藏【新闻&资讯】
- 福建借助ECFA协议加速承接台湾机械产业转移【新闻&资讯】
- 广汽传祺携全新传祺GA6等明星车型亮相上海车展【新闻&资讯】
- 推荐&北京将对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等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 推荐&碧桂园进军智能制造5年时间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